车辆交通放排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济大学“上海城市气候变
化应对”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2011-2012)隧道空气采样🩶,采用多种科学手段交叉对比分
析👱♂️,揭示上海城市路面交通空气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来源,其中气态PAHs的主要来源包括燃
油挥发(占50-51%)、高温排放(即高速通行🚴🏿♀️,占30-36%)和低温排放(即低速通行,占13-20%);
在颗粒态PAHs污染中,未燃烧油颗贡献了56-78%🏇🏽,高温燃烧贡献了9.5-26%,气-固凝聚产生的二次颗
粒物占12.2-17.5%♘。该研究明确指出提高上海车辆的燃油效率,降低燃油的非燃烧排放,可减少50%以
上由车辆交通引起的PAHs污染,也将极大减少车辆交通对环境空气中PAHs污染的贡献🧚🏼♂️。
国际重要学术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将于2015年4月刊登该项研究成果。该杂志为SCI/EI收
录期刊🦎,是环境类空气研究领域中最优秀的专业期刊之一🤷🏼♂️🏋🏻♀️,主要刊载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包
括空气污染🥭🚃,微气候学和污染控制对策等方面的论文。
如有兴趣,请阅读全文,DOI:10.1016/j.atmosenv.2015.02.041。
Liu, Y., Wang, S., Lohmann, R., Yu, N., Zhang, C., Gao, Y., Zhao, J., Ma, L., 2015.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PAHs from traffic emission using tunnel measurements in Shanghai, China. Atmos. Environ. 107, 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