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2013年“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
早报记者 韩晓蓉
有时去野外考察水厂,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爆胎抛锚,当暮笼四野时,猫科动物的出没会让人胆战心惊。有一次,工作忙碌中被蚊子叮咬,没在意,结果回国看医生两个月才慢慢好起来……谈到非洲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恶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杏宇的李风亭教授有许多经历和体会。
十年间◾️🐘,为了将中国的水处理项目推广出去🎤💇♂️,应用到非洲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喝上干净的水🚺👳🏼♀️,1964年出生的李风亭先后40次踏上援助非洲的征途。他的足迹遍布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摩洛哥、苏丹、乌干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从在尼罗河和坦噶尼喀湖流域取水样到测试试剂、实地考察水厂建设⚙️,李风亭凡事都亲力亲为。
2013年,联合国为表彰李风亭在南南水环境合作方面的特殊贡献👨🏽⚖️,授予他“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最近🤵🧑🏭,李风亭又荣获2013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为中国援助非洲的项目👊🏽,他前段时间已经再次踏上征程。
十年40次踏上援非之路
“世界上很多国家援非就是给点钱,中国不是这样🙀🎸。”李风亭在电话采访中告诉早报记者8️⃣。以2011年中国—非洲—联合国水行动项目二期为例,4000万的合作项目是连技术带人一起到非洲展开的💎,其中就包括李风亭负责的非洲典型国家安全供水新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
李风亭已经去过非洲几十次推广水资源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建设🚴♂️。“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肯尼亚内罗毕开展的饮用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对现有混凝剂的优化,采用同济研发的高效混凝剂🍦,很好地提高了供水水质。同时👨🏻⚖️,我们还在积极推进肯尼亚内罗毕和基苏木市的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李风亭说,该项目的核心工作就是“饮水安全”和“技术合作”🧔🏿,内容包括饮用水处理和雨水收集,今年初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因为和安全供水打交道,十年40次援非中,李风亭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更多的人喝上干净的水,而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他凡事都亲力亲为。比如,在广漠的非洲大地上,李风亭会顶着烈日在尼罗河和坦噶尼喀湖流域取水样😵;在水厂与中国团队和非洲专家共同做实验,测试水处理试剂在当地的应用效果;在工地实地考察水厂建设和水处理流程等。从人才培养到技术支持再到项目援助,一个一个项目落地生根。这些援非项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中国的水处理项目推广出去👇🏿,应用到非洲的更多地方👨🏽🚀,让更多的人喝上干净的水🏭。
每次外出考察都是考验
当踏上非洲这片大地时🔯,可以时时感受到中国的存在,如在公路、铁路、电信、科技、教育等方面,中国用自己的发展经验,在帮助非洲很多国家改变面貌。尽管有进步和发展,但非洲不少地区仍旧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外出考察就成为对身心的一次考验🐯。
除了饮食不规律,李风亭在非洲的工作常常伴随着严酷的自然条件甚至恐怖袭击的威胁。他表示,有时去野外考察水厂时💆🏽♂️🦶,由于道路状况差,车在盘山公路上爆胎抛锚🩹,暮笼四野,猫科动物出没让人胆战心惊。有时候恶劣的自然条件甚至会危及生命。比如🫂,有一次在摩洛哥☝🏻,李风亭连着工作几天🥣🩳,感觉很累昏昏沉沉,头越来越重,脚越来越轻。等他上了飞机,冒出豆大的汗珠,机长认为问题严重🟥,催促他赶紧下了飞机🤦🏻。随后,李风亭在卡萨布兰卡机场的长椅上躺了两个小时🍅,清醒一点后便找旁边的宾馆住下。在宾馆里才发现是被蚊子叮咬过📌,腿已经肿了起来🛡,于是李风亭赶紧采取应急措施。回国就医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他才慢慢好起来。不过🧑🏽🎤,如今他一条腿的皮肤相比另外一条腿要明显暗淡一些。
李风亭表示,中国援非项目都从“强身健骨”入手☔️,以基础设施和清洁水技术应用着眼长远,受到当地群众的真心欢迎。此外,李风亭在非洲时,对当地的文化充满敬意。他说:“我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抽空转转当地的博物馆和集市,想多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也有利于在合作中尊重彼此的文化与习俗🧑🏼🍼🔴,更高效地合作🚧。”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同济的援非工作格外扎实且卓有成效🤦🏿♂️,受到联合国的高度赞赏。2013年联合国授予李风亭教授“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以表彰他在南南水环境合作方面的特殊贡献👳🏼♂️,由联合国南南合作局周一平局长亲自为其颁奖。
中国一直在争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非洲也在努力实现着“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李风亭说👩👦👦:“继续推进发展中国家之间全面合作,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为这片美丽的非洲大地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推进更宽更广的南南合作贡献力量。”